一、听说矿泉水含有致癌物质,是真的吗
瓶装矿泉水中这个引起争议的物质是溴酸盐。天然矿泉水中其实并不含溴酸盐,但是普遍含有溴化物。瓶装矿泉水在生产过程中,用臭氧杀菌,而臭氧会与溴化物起化学反应,生成溴酸盐。加拿大卫生部的研究表明,用臭氧消毒的瓶装水中,每升含有4.3~37.3微克的溴酸盐,平均含量为18微克。自来水中也含有溴酸盐,但含量较低,每升含有0.55~4.42微克,平均含量为1.71微克。
有不少动物实验表明,大鼠饮用含溴酸盐的水会在肾脏、甲状腺、腹膜等处长肿瘤。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溴酸盐能使实验动物致癌,但还未有足够证据证明对人也致癌,因此将溴酸盐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美国环境保护署、加拿大卫生部也都将溴酸盐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溴酸盐以前被广泛用做面粉处理剂,由于考虑到其致癌性,自1990年起许多国家已禁止其使用。中国于2005年取消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至于饮用水中的溴酸盐的含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升不要超过10微克,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推算,这个数值相当于在人的一生中患癌症的风险高了不超过万分之一。
二、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有致癌物吗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2007年 7月 1日正式实施,标准中限量指标增加了一项“溴酸盐”(使用臭氧消毒时),限值为小于 0. 01 mg/L。溴酸盐是制备饮用水时使用臭氧消毒的副产物,如果它的含量小于 0. 01 mg/L,是安全的,若大于0. 01 mg/L,长期饮用溴酸盐含量超标的饮用水,将增加癌症的患病率。
饮用天然矿泉水本身并不含有溴酸盐,但有的地区矿泉水中含有溴化物,溴化物对人体健康确有好处。我国原来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国标( GB 8537—1995)中的界限指标中还把溴化物大于等于 1 mg/L作为矿泉水的达标指数。但是,以前忽略了我国制备矿泉水大多都是用臭氧消毒后灌装的,臭氧会与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副产物溴酸盐(如果矿泉水中不含溴化物,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可能生成溴酸盐)。
随着我国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加了多项限量指标,这是科技的进步。也说明我国更加重视人民的健康。《饮用天然矿泉水》新国标( GB 8537—2008)于 2009年 10月 1日起正式实施,新的标准中,界限指标取消了溴化物一项,限量指标增加了溴酸盐一项。至此,矿泉水产品将严格按新标准检验、执行。对于那些溴化物含量高的矿泉水来说,在加工工艺上要进行整改,要严格控制臭氧的加入量,必要时要采用新的消毒方式,这样才能确保溴酸盐不超标,才能保证矿泉水中没有致癌物质。各地的质量监督检查部门已经按新标准的要求抽检矿泉水产品,发现不合格的产品会要求其立即整改直至合格。
三、为什么说喝矿泉水会致癌
1、矿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和游离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饮用过多矿泉水,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机能,还会影响胆汁的形成和分泌,从而导致人体内的酸碱失调。
2、由于矿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过量饮用会使这些矿物质盐刺激肾脏和膀胱,增加肾脏和膀胱的负担。所以患有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及伴有浮肿的病人不宜饮用矿泉水,更不能将矿泉水当作治病的药水服用。
3、适量的钙摄入可以促进人的骨架、牙齿发育,增加细胞的通透性等,但是如果过量补充则会引起高钙血症,使人出现软弱无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痛苦症状,而且过量的钙可能导致肾结石,所以结石患者要少喝矿泉水;
4、锌元素补充过多,不但会影响到身体其他微量元素的正常吸收和利用,而且还可能引起身体组织的损伤;
5、铁元素摄入过量可能会引发肝硬化和糖尿病,急性铁中毒者还会迅速休克,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6、碘元素补充过量,则会出现脱发、指甲变脆、易疲劳、胃肠功能紊乱、浮肿、不育等症状。
7、此外,一些矿泉水中还含有极微量的铅、汞、镉等有毒有害元素,因此,作为生产企业,在积极开发多种矿泉水的同时,应当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分离或除去有害微量元素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