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印巴再次交火,印巴再度边境交火各有伤亡,对此双方国家各是什么态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印巴再度边境交火各有伤亡,对此双方国家各是什么态度
印巴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沿实际控制线再次发生交火。印军称巴基斯坦士兵7人死亡4人受伤;不过巴基斯坦军方发表声明称,巴基斯坦4名士兵死亡,印度3名士兵死亡,另有数人受伤。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印度军方15日称,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蓬奇区域沿实际控制线对印军据点开火,双方随即发生交火,巴基斯坦士兵7人死亡4人受伤。
报道称,当天早些时候,印度陆军参谋长拉瓦特曾扬言,印军将会不惜代价挫败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切“反印度”活动,并警告称印军将会进行更为强硬的反击,“我们将用我们的力量给他们上一课。”
巴基斯坦《黎明报》则报道称,巴基斯坦三军公共关系处发表声明表示,15日发生的边境地区交火中,4名巴基斯坦士兵死于印军炮击。声明称,巴基斯坦军队正在维护通信线路时,遭到开火及重型迫击炮攻击。巴军方表示,印军3名士兵在交火中死亡,并有数人受伤。
巴基斯坦军方当天发表声明回应称,印军首先“无端”炮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军方对此进行了“有效回应”。当地警方向路透社表示,“无端炮击”造成巴基斯坦一侧5人丧生、10人受伤。巴基斯坦外交部随后召见了印度驻巴高级别外交官,对印军跨越控制线“无端炮击”造成平民丧生的行为进行抗议。巴方敦促印方遵守双方于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对此事展开调查,并要求印军遵守上述协议,维护控制线附近的和平。
如何评价印巴再度边境交火各有伤亡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过两次战争。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全民公决解决。2003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一带达成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仍时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其本质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种下的地缘政治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说,印巴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在为英国“退出”时埋下的钉子“买单”。
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由于地理特点,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巴方而言,如果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对印度而言,如果巴基斯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也将“无险可守”,包括新德里在内的纵深平原地区均将失去屏障。
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
此次印巴两军的交火事件究竟是谁引发,目前尚难以清晰确认。但外界能够清楚的是:8日早上两军进行了互射,各有人员伤亡,巴方伤亡人员为平民;9日,巴军向印军进行报复性炮击,摧毁了印方的两处哨所,并声称打死4名印军士兵。类似这样的交火事件,与此前案例极为相似。严格意义而言,大量部队云集高原冰川地区,并在紧张局势下长期对峙,出现意外摩擦几乎是必然结果。
此次交火与过去不同之处在于近期的地区局势背景。由于南亚地区近期紧张局势升级,印巴之间的交火,无疑构成了推动局势的又一个因素,其背景超越了克什米尔问题本身,涉及到印巴之间的整体博弈,乃至于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格局发展。
印度的眼光并不仅限于陆地,还希望真正控制整个印度洋,掌控亚欧之间、东亚与中东非洲之间的联络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这与其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战略思维的指导之下,印度对周边地区四处伸手,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印度军方最近声称要打“2.5场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其将周边多个国家作为明确假想敌的心态,也体现了其对于自身能力认知的缺陷。
中印对峙下,印巴交火原因是什么
1947年印巴分治后,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过两次战争。印度认为,克什米尔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则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应遵照克什米尔人的意愿,通过全民公决解决。2003年,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一带达成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仍时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印巴克什米尔问题由来已久,其本质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在1947年“印巴分治”时种下的地缘政治隐患。从这一意义上说,印巴之间的冲突,其实是在为英国“退出”时埋下的钉子“买单”。
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由于地理特点,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巴双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巴方而言,如果印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巴基斯坦的核心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对印度而言,如果巴基斯坦完全控制克什米尔,印度西北部也将“无险可守”,包括新德里在内的纵深平原地区均将失去屏障。
正因为如此,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争夺激烈,前后已爆发过两次战争。双方在2003年达成现行停火协议后,在停火线形成长期重兵对峙局面。沿着这条对峙界线,已经发生过多次小规模摩擦。关于历次摩擦与冲突的起因,多形成双方相互指责之势。
进入本世纪后,印巴双边关系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但是,印度仍有在南亚次大陆“称雄”之心,因此其外交和军事动作整体上呈现出“强势”和“攻势”的特点。而且,印度的眼光并不仅限于陆地,还希望真正控制整个印度洋,掌控亚欧之间、东亚与中东非洲之间的联络通道,全面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这与其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也是想配套的。
在如此战略思维的指导之下,印度对周边地区四处伸手,也成为了一种必然。印度军方最近声称要打“2.5场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其将周边多个国家作为明确假想敌的心态,也体现了其对于自身能力认知的缺陷。
印度虽有称雄之心,却无相应的实力。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多多,其东北部的独立运动和武装反抗也有抬头之势。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革命和社会改革的新兴国家,印度原本应该抓住世界经济发展的外部机遇,在国内推行大规模改革,真正将国家推上工业化道路,但目前看,印度似乎还要在旧的套路里走下去。
至于克什米尔问题,今后可能还会持续目前的紧张对峙局面。对于印度而言,如果其将其它方向作为首要目标,克什米尔将成为时刻在背的那根“芒刺”。
关于印巴再次交火和印巴再度边境交火各有伤亡,对此双方国家各是什么态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