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

七月网385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以及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哪些人

于敏(1926.8.16-)

王大珩(1915.2.26-2011.7.21)

王希季(1921.7.26-)

朱光亚(1924.12.25-2011.2.26)

孙家栋(1929.4.8-)

任新民(1915.12.5-2017.2.12)

吴自良(1917.12.25-2008.5.24)

陈芳允(1916.4.23-2000.4.29)

陈能宽(1923.5.13-)

杨嘉墀(1919.7.16-2006.6.17)

周光召(1929.5.15-)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

屠守锷(1917.12.5-2012.12.15)

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

程开甲(1918.8.3-)

彭桓武(1915.10.6-2007.2.28)

邓稼先(1924.6.25-1986.7.29)

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都有谁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陈能宽

著名金属物理学家、爆轰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2、孙家栋

孙家栋是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为中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中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3、任新民

任新民领导和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曾担任试验卫星通信、实用卫星通信、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4、周光召

20世纪50年代周光召主要从事高能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学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参与并领导开展了爆炸物理、辐射流体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二维流体力学、中子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具有实际价值的重要成果。

扩展资料

据统计,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江苏和浙江籍人最多,各有6人,此外还有安徽3人,湖北和湖南各2人,云南、辽宁、河北、山东各1人。钱三强、屠守锷同为浙江省湖州市人,程开甲和杨嘉墀同为江苏省吴江县人。

从教育和工作背景来看,除钱骥、周光召、于敏3人,其余都在国外学习或工作过。资料显示,钱骥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周光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因杰出成就后被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授予荣誉博士称号;于敏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

在留学经历中,元勋们有好几对校友,屠守锷和钱学森都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彭桓武和程开甲都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任新民和朱光亚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留学。钱学森和郭永怀在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

最近离开我们的元勋包括朱光亚、屠守锷和陈能宽等。朱光亚于2011年离世,他是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2004年12月,为表彰朱光亚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弹一星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钱三强、邓稼先、何新民、赵九章、陈芳允、郭永怀、杨嘉樨、周光召、王淦昌、彭桓武、程开甲、姚桐斌、朱光亚、钱骥、陈能宽、吴自良、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王大珩、于敏、钱学森、孙家栋。

扩展资料:

我们要学习“两弹一星”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

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

“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两弹一星"精神表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都有谁、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