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怎么读音pei
涪陵不读pei,涪在这里读作fú。
涪拼音fú。
简体部首氵部,部外笔画8画,总笔画11画。
繁体部首水部,五笔IUKG,仓颉EYTR,郑码VSJ。
涪陵是重庆市辖区之一,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历来有川东南门户之称。
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是重庆主城都市区重要战略支点城市、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东部中心城市。
涪陵二字取自“涪水之滨,巴王之陵”。春秋战国时期曾为巴国国都,秦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置枳县。
1997年3月14日,原四川省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并入新成立的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
涪陵区幅员面积2942.36平方公里,辖11个街道、10个镇、6个乡。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1115016人。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25.08亿元,比上年可比增长4.3%。
“涪陵”怎么读
涪陵的拼音:[fúlíng]
涪(拼音fú)是现代汉语通用字。本意是水名,即涪江。又为古州名。又音póu,指水泡。
陵,líng,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义。陵,为“帝王的坟墓”专用,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
陵,ling,从阜从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来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为“登上、升”之义。陵,为“帝王的坟墓”专用,有其“专用的升天通道(之处)”的意思。
扩展资料
涪陵的相关地区:
涪陵区是重庆市辖区,地处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是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渝东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东部中心城市。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而得名。春秋战国时间曾为巴国国都。秦昭王三十年(前227年)置枳县,为境内置县之始。历来为州、郡、专区、地区、地级市治所。
1998年,四川省涪陵市(地级)、万县市、黔江地区并入重庆成立直辖市,原涪陵市枳城区、李渡区合并为重庆市涪陵区。
截至2015年末,涪陵城区建成区已达62平方千米,城镇人口达到73.6万人。是乌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涪陵城区力争在2020实现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同时涪陵城区绕城高速环线已基本形成,涪陵城区轨道交通即将开工建设。
涪陵区特产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红心萝卜、涪陵油醪糟等;名胜景点主要有白鹤梁、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森林公园、大木花谷、816核工程等。城市荣誉:中国榨菜之乡、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重庆市级森林城市,市级文明城区、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环保模范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涪陵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陵
涪陵 怎么读
拼音:fúlíng
涪fú〔涪江〕水名,在中国四川省中部,注入嘉陵江。
基本解释
涪陵是重庆主城区连接渝东南20个区县的城乡经济走廊,经渝涪高速公路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80公里,渝怀铁路、国道319线、规划中的重庆至湖北利川铁路(渝利铁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穿越涪陵境内。涪陵港和集装箱码头功能及运力居重庆前列,已实现江海联运,直通海外。水、电、气价格便宜,基础设施完善,商贸活跃。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将搬迁224户工矿企业,动迁人口11万人,移民湮没补偿静态投资34.45亿元,居重庆库区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