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古诗人日思归 古诗人日思归教案

七月网4220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古诗人日思归,以及古诗人日思归教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古诗人日思归 古诗人日思归教案

古诗人日思归中的人日指的是哪月哪日

作品原文: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人日:古代相传农历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

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

2.人归落雁后:诗人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

3.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之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解说]

诗人在旧年的岁末来到南方,转眼进入新年的正月初七,时间虽短,却已经历了旧年和新年两个年头。七天和两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心切。大雁是候鸟,每年春天北归。这时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自己却没有回家,落在大雁的后面;江南初春的花朵原本是让人快乐的,自己因为思乡,在花前反而更惆怅了。

《人日思归》的意思是什么

1、白话译文

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2、薛道衡(540~609年),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隋朝大臣,著名诗人。

六岁而孤,专精好学,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初仕北齐,授主客郎。再仕北周,拜内史舍人。隋朝建立后,拜内史侍郎、开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迁司隶大夫,世称薛司隶。大业五年,因奏对不称旨,逼令自缢,时年七十岁,天下冤之。

3、原文:人日思归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这是一首思乡诗。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在核对一个事实:今天是正月初七,是新年的第七天。然而一个“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满腹心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日思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道衡

人曰思归古诗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年代】:南北朝

【作者】:薛道衡

【题目】:人日思归

据《隋唐嘉话》上说,这首诗是薛聘陈时在江南作。薛道衡在隋初作过聘陈内史,此诗可能作于这时。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思:思归。

发:产生。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

落:居,落在……后。遗留在后面的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以前就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它好在什么地方呢?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人们有时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