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篇练习五笔打字的文章
非“冰灯”默属了。
不管是2003还是2013版,《冰灯》这篇文章很不错。把这篇文章打到100字每分钟就差不多了。
文章如下:
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至今许多老哈尔滨人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日趋成熟,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使其驰名世界,风靡海内外。1985年,勤劳智慧的冰城人民进一步挖掘冰雪热能,开发冰雪资源,以蜚声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把让人畏惧的冰雪变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给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为哈尔滨人民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北方人改变了足不出户的“猫冬”习惯,开始参加各种冰雪活动,哈尔滨之冬不再寂寞,哈尔滨的冬天热了起来。
加油哦。
自学五笔打字怎么学
五笔打字应该先背字根。
1.学习五笔分割汉字的规则(参见本教程)。五笔拆分的规则内容不是很多,一般三天左右就可以完成。
2.在全面了解汉字分辨规则的基础上,用笔在纸上进行常用汉字的分辨。一般在3-4天内完成1000多个常用汉字的拆分练习并达到熟练掌握。初学者千万不要在一边学习规则的机器上打字,这是双倍的努力。
3.在能够熟练拆分汉字的基础上,机器操作:先熟悉根键,练习打字后。所需的时间根据个人对计算机键盘的熟悉程度而有所不同。
4.加快速度。训练的效果取决于时间、兴趣和,时间充足,兴趣浓厚,如果训练得当,一个月练习到每分钟7、8次的速度应该没问题。
扩展资料:
背字根的方法:
1.用两三次名字的25个键(每个字连打4个),它们分别是:金满天白他说的水和火的工作,木大王穆天口的天山有孩子然后。
2.5个字,它们是:b丿,丨(每个第一键升了两次,两个键)。
3.把所有的根都打好,大概要花一整天的时间。记住要尽可能的熟悉,因为这将帮助你更加熟悉和理解它的根源。
4.二级简单码字要熟悉,要2天时间(注意:没有什么规则不练习简单码字,最后要练习简单码字!)
5.选择100左右的词组练习2天,打卷熟了。
6.用4天时间,每次选择100字左右的文章打字30次以上,打卷熟透。
此时,五划打字可任意取文打字,一般可达60字/分。如果你多练习几天以上的步骤6,你可以达到每分钟100-150个单词。然而,如果你太老了,你将不会取得很快的结果。
求难度较高的文章,适合练习五笔打字的文章。
没有觉得哪类文章通俗难度较大,如果你真想练习这类的文章,可以下载五笔打字员,上面有五笔比赛的赛文,你可以将它们当做平时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