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藏宝已被掠夺一空,为何英法联军还一定要烧毁圆明园?每当国人谈起圆明园时,最多的就是叹息了。圆明园建筑面积达到了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色,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这本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洗劫后一把火烧毁了。英法联军抢夺宝物也就算了,为何非要彻底烧毁圆明园呢?
教科书上大多是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放火烧圆明园是为了掩盖自己劫掠圆明园的罪证,想要消除掠夺痕迹。这也是比较主流的说法,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进行了三天三夜,大白天也不避嫌地继续进行,放火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抢劫行为也未免太掩耳盗铃了吧。
英国司令格兰特对此有着自己的说法:“清政府虐待杀害了英国人俘虏,额尔金爵士和我都觉得要对清帝给予严厉的惩罚,还要留下报复的痕迹。”额尔金爵士的秘书对此也说过:“彻底烧毁圆明园,可以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不可泯灭的痕迹,让他们记住我们耀武扬威地占领北京。”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还有着“莫须有”的借口,他们当时认为清政府是在圆明园中虐待并杀害了他们的战俘,所以才会特别针对圆明园。史料中清政府的确抓住了39个人,最后是死了21个人。但是这部分俘虏并未被送到过圆明园,其中9人被送到北京刑部关押,其他都被分押在北京周边州县的监狱中,肯定没有关在圆明园中。而且“高傲”的清政府从来不将“蛮夷”放在眼里,又怎么会将他们关在皇家园林中?
在活着回去的英国战俘中,有人曾发表过回忆,其中详细描述了谈判、遭扣押、被转送北京、如何获救等内容,但就是没有自己被关在圆明园中的经历。英法联军在跟清政府要人时,曾以炮轰北京城要挟,清政府只得照做。
在清政府准备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却没想到英法强盗却以清政府曾囚禁英国战俘的理由开始纵火焚烧圆明园,三天三夜的大火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明白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不息!
圆明园被烧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被烧毁的真正原因:两种不相容的文明冲突。
英法联军派以广州领事巴夏礼为首的39人谈判团,但遭到清朝政府的扣押,而39名叛国的谈判代表在清政府的大牢里,已经受尽了折磨,被迫释放的时候,只有18个人活着走了出来。
天下一统和各国平等,这两种绝不相容的文明,在对方的眼里都是可笑的,这种极度的不理解,又让他们以为对方都藏着巨大的阴谋,磕不磕头这种事,竟然也酿成乐一场火烧圆明园的悲剧。
圆明园为什么被烧毁
圆明园被烧毁原因是:在英法联军烧圆明园38年后,中国出现了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对西方的敌视,义和团虽然被镇压了,但还是给西方国家一定的震慑能力,八国联军镇压了义和团后,又再一次烧了圆明园,如果烧故宫的话,会激起中国人的全民反抗和当时中国四亿人的报复。
英国人焚毁圆明园最直接的原因是要迫使清政府尽快地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签订和约,以便他们能够按原定的计划从北京撤出。英法联军从香港出发的时候,还是春天,他们的军官和士兵,身着春装,但是北京到了11月天气就冷了,天气寒冷对英法军队是很不利的。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