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

七月网191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克己复礼为仁的一些知识点,和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 是什么意思啊

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才是做仁义之事。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近义词:严于律己

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言行举止符合于“礼”,就是仁。

出自:《论语》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口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什么

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

【名称】克己复礼

【拼音】kèjǐfùlǐ

【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

【出处】《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近义词】严于律己

【示例】小官公谨忠信,~,奉公守法,正直无私。(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克者胜也,克己就是一个人能够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不为外物所诱,而不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礼字即是理字,礼乃固理之不可易者,复礼就是要恢复到合理化。克己工夫,全在一个勿字。

朱子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王阳明有云:「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克己就是要灭此心中之贼。礼对人生行为,具有指导、节制、综贯、衡断诸作用,而能促进人与人间关系之圆满,有礼便是行仁,孔子之以礼为教,可见其由来。故论语子罕篇又载颜渊之言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兹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克己复礼」如上。

文章分享结束,克己复礼为仁和克己复礼为仁是什么意思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