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作品《管中窥豹》全文
杯中窥人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的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谈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得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疾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以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写到这里,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的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惜后来不见唯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傲尚好,国民党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拜的人,他就照照镜子,但中国又能出几十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然而在中国做个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乘了,广与社会交融,谦虚为人。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就叫“大话”了。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胡适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
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
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罗马人的先知,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
写到这里,猛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我为什么讨厌方舟子
我还应该老实讲,其实是因为上牛博网我才知道方舟子。 这么一提起来,觉得真是一肚子话会说不完了。简单再简单吧。1、因为方舟子,发觉“人”这个物种真是难看。茨威格的格列佛最后到了慧yuan国,发现马儿又聪明又美好,那像人类的猴子反而又愚蠢又肮脏,根本不可以理计。看了虽有感触,还是可以抛在脑后的。可是你看方舟子这次打韩寒的假,在他周围蠢蠢叫嚣、狺狺而动的多是这种慧yuan国的猴子,美好的东西都看不到了。我们这儿做人的传统一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不揭人短,不曝人阴私,总之做好你自己,关起门来把自己家搞干净你就是个君子了,像方舟子这样损人不利已,坏人好事、断人财路的真是不讨好,谁会喜欢他?可是,当社会上骗子恁多好人都不够的时候,当坏人勾结了有权势的大行巧取豪夺的时候,方舟子出来揭露骗子、坏人,叫我们看清楚骗子坏人的真面目,受益的不是我们吗?我们反而为他比我们清楚而觉得丢脸了,反而为他提醒我们受了骗而讨厌他了。韩寒集团的反应无可厚非,因为那就是韩寒集团的本来面目;可是那些围在方舟子身边吐毒舌的人真让人看了难受了,就因为方舟子揭了骗过我们的骗子的头盖布我们就要气得变毒蛇么?为什么不能冷静一点,仔细认真的看看方舟子他们的文章?觉得有道理,你就相信,没道理,你就走开,又没逼着你相信,何至于像被踩了尾巴一样表现的像韩寒?持续两三个月了,这样的人不见少,随着春天到来,好像还多了。所以我讨厌方舟子,因为他,我看了太多慧yuan国的猴子,感觉糟透了,觉得我们是个不配得真相的人群。2、因为方舟子,发觉罗永浩太难看了。单把罗永浩提出来说,因为曾经在他的牛博网上泡过很长时间,在很多事情上认同他喜欢他,虽然发觉他有点装,但他知道装成好的有美好理想的,并践行这些好的美好的,那也不错吧,人无完人,知道好歹就不易了。可是我多伤心,在方舟子离开牛博网的时候,听了罗永浩一系列言论,他跟酱缸里的其他人并无不同,无不同啊无不同,唉,不忍心多说。前期方罗战,现在打韩寒,时不时会被转发着看罗永浩,真的,我怕罗永浩,这样笑嘻嘻的大坏蛋是会叫人做恶梦的。方罗几年交恶,终于成功激出了罗永浩的恶;以后还会有人被方舟子揭下面纱显露丑恶,想起来,真是不能不讨厌方舟子。3、讨厌方舟子,但我不会向他吐毒舌,我会买他的科谱书读,支持他打假。他于我,就像是苦药,谁叫我病了呢?
大家帮忙写篇《韩寒与方舟子》的作文800-1000字
很多人过完年打开新闻网站就看到韩寒起诉方舟子的信息,如果你这几天没上网,一定会很纳闷,这俩人似乎毫无关联,怎么就掐起来了?那些过年没回老家,而是坚守在微博+博客边的朋友,这个年估计过得很欢乐,因为这个“寒假”有韩寒陪你度过。老端在事件发生之初就写了篇文章叫《韩寒——从骂人到被人骂》,不过此后发生的故事太多太精彩,因此再写一篇让那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弄懂其中的缘由。
韩寒最初是作为一个反体制少年走到大家面前的,在十多年前他反的是教育体制,最近几年是反对整个中国的体制,这让他在民众中获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国外还评选他为排名前100的“思想家”。不过前段时间他又有点变化,“韩三篇”让人感觉他不像以前那么激进了,这使得他得罪了一大批右派粉丝,纷纷表示韩寒被“诏安”了,估计此后洋人不会再给他评什么思想家的虚名了。
有一位叫麦田的IT人士多年来一直在质疑韩寒,但是由于人轻言微所以不怎么被大家重视,等到“韩三篇”一出,麦田增加了质疑的火力,连续发了多篇倒韩文章,这引发了韩寒的注意,甚至还破天荒的在自家博客发了一篇回应文章。正是这篇回应,导致了此后的一系列事件。事实上,如果韩寒坚持不回应,这件事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平心而论,麦田的质疑多数很空洞无力,所以他也有点心虚,等到韩家全面反击,他竟然落荒而逃了。不仅发了个道歉声明,还把自己博客上关于韩寒的文章全部删除。本来事情到此结束,没想到又冒出一个方舟子来,而这个方舟子竟然还是被韩寒给拉进来的。本来是韩寒与麦田俩人打擂台,方舟子顶多就是个围观群众在台下看热闹,因为那时方舟子的工作重点是质疑罗永浩。但是因为方舟子有点多嘴多舌的毛病,所以就唧唧歪歪了几句,这惹恼了韩寒,于是韩寒点名方舟子强行把他拉上擂台来打。
韩少之前一直打的都是等级很低的怪,比如麦田,三下两下就被KO了,所以韩少有点年少轻狂,以为方舟子也能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但他想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要论笔战的话,方舟子的段位绝对可以进入“口水战名人堂“。当初老端还在博客里写过一个评论,我认为韩寒大战方舟子将是一场巅峰对决,现在看来我是高估了韩少的笔战能力了。韩少专找软柿子来捏的结果就是,他的口水战经验值太低,他拼命骂政府的时候大家还看不出来,这是因为政府是不会还嘴的,所以感觉韩少的小俏皮话似乎很厉害。但方舟子不同,方舟子是一个会吃喝拉撒睡的大活人,被骂的时候是会还嘴的,他经历的诉讼不下十余次,每次都让他提升了一个段位。他所积累的天量相关经验值,足以让你电脑的数据溢出。
韩寒的优势是粉丝数量,但可惜的是数量不代表质量,1000个脑残粉所起到的作用还顶不上一个优质粉。更要命的是,有些粉丝还会帮倒忙,如果韩少这次落败,他不是输在神一样的对手,而是输在猪一样的队友。
方舟子的优势是,虽然粉丝数量不如韩寒多,但是这里有大量的理科生、工科生和医科生,这些是优质粉的摇篮。这些优质粉不断的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比如,有人证明在一个小时内杯中的纸团是不可能沉到杯底的,韩寒在他的成名作《杯中窥人》中有沉底的言论;还有人证明,韩寒文章《求医》中所写并非疥疮,而是他爹患的肝炎;还有人表示,1982年出生的韩寒,不太会再去经历闭架购书的经历,这很有可能是他老爹的经历。方舟子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没有他背后千千万万个优质粉在支持,他不会走到今天。
脑残粉和优质粉是很容易区别开的,脑残粉会支持偶像的一切,就算有负面信息,他们也会选择性无视,他们就是偶像的复读机。优质粉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在其他问题上,可能和方舟子观点对立,但他们懂得“区别对待“——虽然我不同意方舟子关于中医的判断,但我支持你质疑韩寒。与此同时,我还会帮你寻找有说服力的证据。优质粉和偶像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
韩寒估计自己也搞不懂为什么突然之间会面临如此多的质疑。其实这也是他自作孽,他曾经悬赏2000万寻找自己的代笔者,200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一位戏子还加码2000万,总计4000万让无数过年无聊的宅男宅女们有了奔头。这很快就演变成了“大家一起来找茬“的游戏,找的就是韩寒的茬。悬赏数千万让大家来找自己的茬,这是我所见过最愚蠢的事情了。
对于跑来找茬的网友们,他们并不是真的认为自己能拿到这4000万,促使他们坚持下去的是一种兴趣爱好,我们都喜欢看《名侦探柯南》是不是?从各种信息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发现真相,满足了你的探索欲,在那些无眠之夜,他们心中想的其实是——真相只有一个,今夜我们都是柯南。
韩少现在一定很郁闷,曾经的他获得的是一片赞扬声,现在是一片质疑声,如此巨大的落差换了谁都很难释怀。俗话说,现世报,来得快。当年韩寒质疑陈凯歌、白烨、陆天明、陆川、高晓松、陈逸飞、余秋雨、郭小四、沈浩波、周笔畅、朗朗、王蒙、郑钧……的时候,他怎么就没想到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被人质疑?
复杂的娱乐圈,复杂的人心,希望这个社会多一点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