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多少首(诗经一共包含多少首诗)

七月网4590

诗经有多少首

诗经里包括311首诗。

诗经多少首(诗经一共包含多少首诗)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一共包含多少首诗

诗经一共包含311首诗。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的主要内容

《诗经》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诗集之一。《诗经》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词。先秦称之为《诗》,或根据其篇数称“诗三百”。到了西汉,它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被列为“五经”之一,沿用至今。

《诗经》的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人士。从体例上看,《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地方乐调。国风包括了周南、召南、邶风、廊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一百六十篇,十五国风就是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大部分都是民歌。

雅即正,属于朝廷正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演奏的乐歌。按照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共一百零五篇。除《小雅》中有一部分民歌外,其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也都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也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跟《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颂》诗又分为《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计四十篇。《颂》全部由贵族文人所作。

《诗经》里面一共有多少首诗

《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扩展资料:

一、“诗教”按诗歌特点系统进行。《周礼·春官·大师》:“大师掌六律、六同……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是说乐官在教国子《诗》时,按照《诗》的分类特点和创作手法分科教学,特别注重从道德、礼仪和音乐上引导。

二、“诗教”依年龄循序渐进。《礼记·内则》谓:“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国子十三岁开始学习音乐,诵读《诗经》,练习《韶》舞,年龄稍长再学习《象舞》。

经过几年学习后,国子们“六艺”之事就能略备基础,在二十岁时进入大学阶段,据《礼记·学记》记载:“大学始教”要开始学习《小雅》,重点演习《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以明了为官之道和君臣一体。

三、“诗教”与“乐教”紧密结合。据《周礼》所载,大司乐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语”之教包括“兴、道、讽、诵、言、语”,“讽”与“诵”是要求学生能背诵诗歌、创作诗歌,以诗言志、以诗讽谏。《墨子·公孟》所说的“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描述的正是以多种方式学习《诗经》,以及在各类典礼场合中使用《诗经》的景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历史·人文>>《诗经》与“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