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网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校领导)

七月网4250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校领导

校长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校领导)

唐江澎,1963年5月生,陕西洛南人。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副校长

夏雷震: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无锡人,1966年2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无锡市名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党委副书记

朱晓宏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10月30日出生;1990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同年8月分配至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参加工作至今。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历史沿革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学校创始人匡仲谋先生向县署申请办学。

1907年春,(清光绪三十三年)匡村初等小学堂开学。1919年5月,(民国八年)添办高等小学堂,学校迁至今址。

1927年,(民国十六年)创办匡村初级中学,以原来的小学为附属小学。1937年起,(民国二十六年)学校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停办。

1939年9月,(民国二十八年)初中部恢复建制。

1941年,(民国三十年)学校增设高中班。

1949年4月无锡解放后,匡村中学由无锡县人民政府教育局接管。

1952年12月,匡村中学转为公办,更名无锡县中学。1968年秋,被更名为杨市中学。1978年秋恢复无锡县中学校名。

1995年8月,随无锡县撤县建锡山市,更名为锡山市中学。1996年11月,经省教委批准,更名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学生成绩

2015年高考本一进线率72.98%,本二进线率97.65%,无锡市文科第一名在省锡中。国际部澳洲方向毕业生全部达澳洲四星大学录取标准,美国班同学全部进入全美100强大学。同学们在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在五大奥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作文大赛、全国历史写作大赛等比赛中,数百名同学获奖。2008年江苏省教育学会论文获奖证书姓名论文等第刘仲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一等奖丁海燕《用好高三英语教材扩展阅读写作训练》二等奖林火生《探究式教学何以可能》二等奖章惠英边洪伟《探究式教学在政治课的应用》二等奖陈春芳《一道题的错解引发的思考》三等奖崔旭凤《让数学课堂因学生的主宰而精彩》三等奖胡凤娣李铁《走进高中物理课堂观察》三等奖胡俊峰《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三等奖李勇琴《例谈情景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三等奖钱桂荣《用好数学新教材开展探究式学习》三等奖沈星《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略谈》三等奖徐沂《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三等奖杨丽《学生音乐实践的试验田》三等奖张广宏《找准最近发展区巧点物理问题》三等奖朱可君《“堰塞湖”来了高三语文怎么办》三等奖参考资料:2009年江教育论文获奖情况作者论文题目获奖时间获奖等级发证单位朱晓芳关于元话语观念的课堂教学用语分析2008.12.31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朱可君“堰塞湖”来了,高三语文怎么办2008.12.31三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王桂林《函数的奇偶性》2009.2三等奖惠山区教育局郑菲菲《函数的零点》2009.2一等奖惠山区教育局杨志文高中数学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中期研究报告2009.2二等奖无锡市教科所钱桂荣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探究2009.2一等奖无锡市教科所钱朝晖新授课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2009.2二等奖无锡市教科所张广宏弹力定义之我见2008.10全国一等奖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物理学会张广宏找准最近发展区巧点物理问题2008.12省三等奖省教育学会胡风娣

李铁走进高中物理课堂观察2008.12市三等奖无锡市教研室庄勇飞问题设置的有效性2009.5市二等奖无锡市教研室李纯“学案指导合作探究”式课型2008.12.12无锡市二等奖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刘仲夏中学历史教学策略论2008.12省一等奖省教育学会胡俊峰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2008.12省三等奖省教育学会徐沂历史美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和方法2008.12省三等奖省教育学会李勇琴例谈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2008.12省三等奖省教育学会倪仲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课堂历史教学2009.5市二等奖市教育学会张雪亚《让“节外生枝”真正成为“无法预约”的精彩》2009.5市二等奖市教育学会何群山《因人制宜——关于生物二轮复习如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点思考》2009.5二等奖无锡市教育学会王琼生物案例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初探2009.5二等奖无锡市教育学会秦洪敏新课程背景下我校高中羽毛球选项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对策09.6省一等奖省教研室林火生探究式教学何以可能2009.1省二等奖省教育学会章惠英

边宏伟探究式教学在政治课中的应用2009.1省二等奖省教育学会宋喜霞成功心理学2009.1省二等奖省教育学会吴文鸿让教科书因教师而生动2009.2全国特等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教育》编辑部

课程教材研究所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