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出自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
原文: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诗人毛泽东率众将士于1935年10月7日亲自登上万里长征最后一座主峰——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毛主席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
诗人在此心情是放松的、高旷的。在诗人所写的几首有关长征题材的诗中,就这一首是大好心情从心田里汩汩奔流而出的,没有半点悲烈之气,犹如作者自己所说此时的心境是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是什么意思
天高云淡的意思是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天高云淡解释:
释义: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通常指秋天的天空。
出处:毛泽东主席《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译文: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用法:作谓语,状语。
示例:秋高气爽的天空,天高云淡,阵阵凉意的风让肌肤顿感清爽。
扩展资料
天高云淡的近义词:
一、风和日丽
释义:指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处: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二、秋高气爽
释义:形容秋天晴空万里,天气凉爽。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译文:最喜欢玉山草堂的幽静了,秋天时候空气清爽一片鲜新。
天高云淡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出处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作品原文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白话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
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行程,表达了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是一首在战斗中前进的胜利曲,是一篇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
上阕“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起笔境界辽阔,写站在六盘山高峰之上仰望所见。两句词紧扣十月天空景象:天空净朗,云层疏淡,大雁往南飞。“望断”二字涵义丰富,寄意尤深。“望断”,指望了又望,直到不见还望。因为大雁到了秋天,就要由北向南,到南方去过冬。看到南去的大雁自然就会勾起作者和红军对南方革命根据军民和故乡父老乡亲的无限思念,所以才有望断的神情。这两句虽是写景,但景中寓情。
接下来“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两句,抒情显得十分自豪。作者屈指一算,红军所行的路程已经两万里前面已经没有险峻的高山了,预定目的地是一定会到达的。“不到长城非好汉”,还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北上去抗日前线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只有北上抗日,才是真正的好男儿。
下阕的结构同上阕一样,也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六盘山上高峰”,点明六盘山题意,并告诉读者,作者当时是在六盘山高峰之上。高峰是作者描写的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前面的景物很特别:“红旗漫卷西风”。红军的红旗漫卷于西风之中,这个特别的景物,象征着胜利。“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是直接抒情。意思是长征胜利了,革命的主动权已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缚住苍龙”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作者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平乐·六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