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兮衣飞扬哪里的诗句
1.关于云起图古诗句
2.关于云起的诗句
关于云起图古诗句1.描写田元春景图的诗句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野老歌张籍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春中田园王维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新晴野(一作晚)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黄花川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白露霭悠悠。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合沓藏荆关。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2.描写秋云的古诗句
《古绝句》(汉朝佚名全集)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听蜀僧浚弹琴》李太白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点绛唇》张元干
情似秋云保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送李十五》王少伯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初出蓝田路作》白居易
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
《微雨夜行》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秋笛》杜少陵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临洛水》李世民
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银潢宫侍宴应制》魏元忠
别殿秋云上,离宫夏景移
3.古诗坐看云起时的名字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③值:遇到。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文体知识】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名句点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
【名句运用】
类似本诗描写云的诗句有陶潜《归去来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王勃《滕王阁诗》中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等。
【难句解析】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拓展积累】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自知”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可谓“空”字不空、词“空”意丰。王维运用“空”字的诗句还有:
《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桃源行》》中有:“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过香积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即时练习】
(1)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么?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请就其某一方面鉴赏。
4.关于云的古诗句
关于云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望采纳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类似的诗句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
不知何故来,也不知来自何处;
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
风过漠地又不知吹向何许”
-----《鲁拜诗集》
《三国演义》中最潇洒的诗句。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天长地久有时来,此恨绵绵无绝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于云起的诗句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类似的诗句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
飘飘入世,如水之不得不流,
不知何故来,也不知来自何处;
飘飘出世,如风之不得不吹,
风过漠地又不知吹向何许”
-----《鲁拜诗集》
《三国演义》中最潇洒的诗句。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天长地久有时来,此恨绵绵无绝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酒杯?
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古诗坐看云起时的名字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③值:遇到。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文体知识】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名句点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这是很有见地的。再从艺术上看,这二句诗真是诗中有画,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毋怪《宣和画谱》指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诗句有随遇而安的理趣。
【名句运用】
类似本诗描写云的诗句有陶潜《归去来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王勃《滕王阁诗》中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等。
【难句解析】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行到水穷处”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实在是贯穿上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而且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迹毫无拘束。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拓展积累】
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自知”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诗人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会其趣而已。一个“空”字透露出来的不是消极、悲观、失望之情,而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情逸致。可谓“空”字不空、词“空”意丰。王维运用“空”字的诗句还有:
《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桃源行》》中有:“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过香积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即时练习】
(1)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么?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二句深为后代诗家赞赏。请就其某一方面鉴赏。
3.坐看云起时是哪首诗里的句子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释】
①终南,指终南山。②陲:边境;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③值:遇到。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父亲早死,母亲笃信佛教。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宝三年(743),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期。
【文体知识】
本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4.坐看云起时是那首诗里的句子作者又是谁
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人生不应灰心即使人生走到山穷水尽之时也能有闲心看白云悠悠人到船头自然直不直,也能看行船流水这是何等大无为心胸!王维,字摩诘,他的诗是大唐诗域中的一块奇葩,因为他总是力图用诗句传达佛理禅心。
非常高深在《终南别业》这首诗中,摩诘以寻常的隐逸意象和不寻常的情感体认描述了一种合乎人类天性的生活方式。首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南山”既实指辋川别墅所在,也作为传统意象,表白了厌弃尘俗、皈依佛老的姿态。做人难能可贵的是知晓什么时间合于做什么事。
道与年轻活泼的生命不相适,徒增不必要的烦恼与作态,强健的生命本应从多种维度体味自然。道与龙钟老态是相称的,但这却掩盖了智者对道的钟爱,仿佛年迈无力,迫不得已才与道结缘。
“四十而不惑”,中岁的阅历足以参禅悟道,若好道且溶于道,则为中年略显沉重艰涩的生命增添一抹闲适自得之色。因而,中岁好道,是合宜的。
正是有了对道的喜好,才有“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独”,“自”二字尤可见王维对独处之美的欣赏和享受。所谓“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人总是期许分享,分享心湖激荡的那一瞬,分享茅塞顿悟的那一刹,急于剖白自己,也急于探询他人。
殊不知,人与人之间的交通其实存在诸多迷雾,屏障,对于你的“心声”,旁人或是不知晓这点表白需要回应,故而沉默以对,或是心无灵犀,想岔了道,会错了意,总而言之,那点心声出口之际就已决定了不幸??大煞情致,并由此认清了知音难觅的尴尬境况。既然如此,何不三缄其口,自知胜事?或许这样的心态过于封闭保守,但聊胜于对牛弹琴的无所适从。
再看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之曼妙,云之飘荡,动静舒卷构成了疏朗的画面。
正如《宣和画谱》所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及‘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以其句法,皆所画也。”更精妙的是云的介入,“无心以出岫”的白云是天真忘机而闲散的,诗人却能摈除时间观念,随行水穷,坐待云起。
按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静观水流20分钟已是不易,行至水穷处恐怕不大有时间,更别说待到云起时了。其实,生活得慢一点,与水亲近一些,有什么不好?曾在乡下,江边,站了半个小时,双足浸泡在清凉的江水中,眺望远方,只看无心的云,却觉得我在缓缓漂流,那份亲柔,舒展和安全的感受,仿佛又回到了母体。
因而,我羡慕王维,他不是急切地寻找河的滥觞,而是悠悠地行到水穷处,全然化解了人类面对自然的无谓心机。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看来,林叟算得上诗人的知音,这相逢却是“无心的遇合”。世外之人读后该觉得诗人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世上之人却不免一番感伤,为那偶然背后的必然。
读完全诗,不曾见过可憎的说理,只记得云霭的滋润清新,却在不觉间神游了摩诘的禅境,这便是摩诘诗画的妙处。水穷处,没有水的地方,也就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绝境。
魏晋时的阮籍率意驾车,至无路处,恸哭而还。大概他想到的是人生的穷途末路吧,王勃对此有自己的看法:“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还是陆游比较通脱,在山重水复中看到柳暗花明。
而王维的眼前没有陡然展现令人惊奇的景观,但他索性坐了下来,看到云从山头、心头冉冉、袅袅飘起,象一种飘逸的思绪。仿佛此时的他也变成一丝白云,正乘着风从草尖飘过,浑然物我两忘,心境澄澈。
不见流水,总会有行云。绝处不一定都能逢生,就看你采用何种姿势了。
王维这一坐,不知不觉就使自己雄踞人生的制高点。水尽的地方,山不是很高吗?那更好,有了一个俯瞰人生的高度。
水果真消逝吗?该处可能为山涧的发源地,水掩于地表之下,或在岩石罅隙,或在草根润处。即使水在这里完全干涸,抬头望天,原来水蒸腾为水气上了天了,幻化为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云是雨的胚胎,有云,就有水的希望。
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汇聚而成的,有云起来,在空中汹涌,就表示水快来了,即将在山涧中澎湃。想起人生过程,难免会碰到障碍。
有的是身体的障碍,有的是心理的障碍,有的是环境的障碍。你在爱情、事业、学问等山峰上勇往直前,到后来竟然发现脚下是一条绝路,危岩耸立,荒草萋萋,山穷水尽悲哀失落的心境难免出现。
但这不是穷途末路。地上没有路,就抬头望天空,身临绝境,心灵还可以拥有畅游的天空。
官不当,可以做林泉的主宰。松风竹露比玉液琼浆清淡,但味永:我爱的人离开了,爱我的人可能就出现了。
治学至焦头烂额,有时会豁然开朗。王国维不是借用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比喻做学问的境界吗?不是要看水吗?等待云在空中聚集,有云总会有下雨的一天:即使没有下雨,还可以从葱茏的草色感受水的无处不在。
你能说,一棵草,不是一片直立起来的水吗?并不是人人都要悟禅,人。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似的诗句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译文: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4、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译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6、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7、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留别王维/送崔九》
译文:你若要归山无论深浅都要去看看;山峦沟壑清净秀美要尽情地赏玩。
8、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译文:身背斗笠在夕阳的映照下,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9、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译文: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秋风秋雨秋落叶下一句
1.关于秋风秋雨落叶的诗句
关于秋风秋雨落叶的诗句1.秋风秋雨秋天的诗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王维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微雨夜行》白居易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雨后秋凉》白居易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秋雨叹.其一》杜甫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秋雨叹.其二》杜甫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雨叹.其三》杜甫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李白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秋暮遣怀》陶澹人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细雨》温庭筠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应天长》冯延巳
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钱起
西风吹老丹枫树。。。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减字木兰花》纳兰性德君
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刘彻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贾岛
2.描写秋风秋雨古诗
1、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4、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
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6、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王维《秋夜曲》
10、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白居易《长恨歌》
3.描写秋天秋风秋雨秋月的诗句
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描写秋风秋雨秋叶的句子
瞧,那枫树叶火红火红,红得发光,红得鲜亮,在秋风吹拂下一个劲儿地飘舞,在夕阳照耀下一个劲地笑,在人们的称赞中一个劲儿地展示自己柔美的身资.望着火红的枫树,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晨,我来到公园。发现公园里的树木没有往日那样苍翠茂盛了,树叶落了一地。一阵秋风吹过,地上的落叶便迎风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地上的落叶,有的已经枯萎了;有的是刚落下的,还隐隐透着一丝绿意;还有的是几天前就已经落下的,被虫蛀了好几个洞。
这时,我抬起头,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火红的枫树林。那枫叶,红的那样光亮,红的那样热烈。我走进枫树林,捡起一片枫叶,细细观察。这片枫叶好象一个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张开的小手掌。叶脉在叶间肆意伸展,仿佛自己是这里最漂亮的,可却又悄悄的为枫叶添上了一丝美丽。我又瞧了瞧枫叶,这片枫叶的颜色可真漂亮,它是大红色的,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豆、玉米、高梁都成熟了,累得弯了腰。
秋天的天很高,好象盘古还在撑着天和地;天那样蓝,好象有位画家在天空中涂了蓝色的颜料。
杨树的叶子有点发黄了,秋风吹来,杨树摇摇晃晃,好像它已经老了,站不稳了。
庄稼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都结出了果实,都在谈论着:“你瞧,我结出的果实多大呀,在庄稼里我能排第一!”“你瞧,我结的果实也不比你差啊。”庄稼们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把香甜留给了人们,可是自己却渐渐地发黄了,衰老了。
校园的草坪里,小草偷偷地钻出来了,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身绿军装;漂亮的教学楼悄悄地对我说:“我为你遮风挡雨,你可要好好学习啊。”周围的景色好象都在对我说:“我们都有成绩了,你有了吗?我们来比赛吧!”
只有柳树姑娘低头不语,很伤心、很难过的样子。庄稼们纷纷安慰她:“你虽然没有果实,可你的身材很美呀,你给人们带来了美感啊。”柳树姑娘终于笑了。
秋天真美,我爱秋天!
秋天的景色
秋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树叶开始变
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
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
声音。
秋天的雨水特别多,总是滴滴答答下不完,害
得我哪也去不了。不过空气变得清新了,不再干燥
了,雨一停,秋高气爽,很美丽。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特别多。有红红的苹
果,香香甜甜的梨,还有酸甜的橘子,黄橙橙的香
蕉……。我最爱吃香蕉了,三口能把一根香蕉吃完。
我爱这果实累累的秋天。
5.秋风秋雨的诗词
“秋风秋雨愁煞人”该句出于陶澹人《沧江红雨楼诗集》的《秋暮遣怀》,全文如下: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关于秋风秋雨的诗句相关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败荷:残荷。元·萨都刺《风的诗句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2、野火烧不尽,
6.秋天的诗句秋风秋雨秋水秋夜秋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漠漠秋云起的下一句
漠漠秋云起的下一句:稍稍夜寒生。
原文:微雨夜行,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译文:
秋天阴云密布,夜晚略微感到寒气。
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注释:
漠漠:阴云密布的样子。
稍稍:稍微,略微。
但:只。
亦:也。
作品赏析:不知因了何事,诗人独行在秋夜秋雨中。妙的是他不象其他诗人一样去写秋夜秋风秋雨带来的愁绪,表达营营人生的“苦”,他内心充盈的是圆融而平和的诗意。这样一种淡泊高妙的心境,当今之世有几人能及之?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