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葬有哪些皇帝
1、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2、朱祁镇
朱祁镇(1427—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天顺八年(1464年)明英宗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3、朱见深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九日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4、朱祐樘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5、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嘉靖帝于乾清宫去世,享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永陵,传位第三子裕王朱载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祁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见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祐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厚熜
明十三陵有哪些皇帝开了多少
大家对十三陵景区都很熟悉,但也有一些疑惑和好奇,就是这里埋葬了哪些皇帝,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带着这些问题,边肖将为您整理一些信息!
有哪些皇帝
明朝(1368-1644)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十六帝传世,享国276年。明朝始于朱元璋,止于崇祯皇帝朱由检。这十六位皇帝不包括后来的南明皇帝。就十三陵而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总面积120多平方公里。就十三陵的历史而言,从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长陵建陵,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葬于四陵寝,230多年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帝陵,安葬了十三位皇帝。
对于十三陵来说,除长陵和思陵外,其余十一座陵墓分别是咸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和昭陵(明太祖)因此,对于明朝十六位皇帝来说,朱元璋、朱允_和都没有葬在十三陵。对于这三位皇帝,他们不葬在十三陵的原因各不相同。
开放区域
十三陵是明朝(13681644)13位皇帝的陵墓。这些坟墓的面积大约有120平方公里。陵墓的西北面有一道天然屏障。群山环绕的小盆地里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坐落在东西南北的山麓上。陵位于北方中部,与禹陵齐名。
十三陵建筑群以长陵神道为总神道,其牌坊和石像为所有陵墓所共用,以长陵为中心,后面的帝王陵墓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十三陵的陵制与古墓不同,前院是圆的,后宝城是圆的。宝顶、明楼、享殿排成一条中轴线,所有的墓葬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来规范的,只是奢侈节俭的规模和程度不同。其中,常、雍、丁墓是墓主自己修建的。因为他们在位时间长,所以他们的陵墓富丽堂皇,装饰华丽,以显示他们的威严。
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景区有定陵、长陵、昭陵、神道四个。
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居庸关长城景区:成人票(旺季40元/人;淡季35元/人半价票(旺季20元/人;淡季17.5元/人);
十三陵长陵景区:成人票(旺季45元/人;淡季30元/人半价票(旺季22元/人;淡季在15元/人);
十三陵定陵景区:成人票(旺季60元/人;淡季40元/人半价票(旺季30元/人;淡季在20元/人);
十三陵昭陵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在10元/人);
十三陵陆深景区:成人票(旺季30元/人;淡季20元/人半价票(旺季15元/人;淡季在10元/人);
开放时间
乘车路线
十三陵公交路线
自驾
G6京藏高速公路
到达昌平西关环岛后,向北转入静音路。行驶500米后,在红绿灯处右转进入池昌路。沿途经过石牌坊、十三陵总神道(简称陆深)、七孔桥到丁字路口,然后直行到长陵,左转到定陵、昭陵。
地铁
昌平地铁-西山口站;
公共交通
胜门坐872路公交车到十三陵;
乘345次特快列车到西安西环路
乘坐870、883、919路公交车,在昌平南口下车,换乘879、20路到达居庸关长城。
温馨提示:也可以在居庸关乘坐879路公交车到达十三陵。
:自驾路线
1.定陵: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号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定陵。
2.长陵: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号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长陵。
3.昭陵: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16号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昭陵。
4.陆深: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公路16号出口-西关环岛-十三陵陆深。
5.居庸关长城:北京马甸桥-八达岭高速居庸关出口。
旅游专线
具体行程
——居庸关(停留2.5小时)、——鸟巢、——前门站、水立方(停留约1小时)
前门出发时间
每天12:30
票价
成人:90元;儿童和老人:70元
(门票价格包含:全票价、居庸关门票、导游服务费)
咨询电话
010-83531111/66015622
如果你对十三陵的历史感兴趣,不妨去参观一下这些陵墓,了解一下埋葬在这里的帝王们的故事,看看这里的自然风光!
http://www.tript.cn/trip/96019.html十三陵门票及优惠政策介绍
http://www.tript.cn/trip/115670.html十三陵的交通策略
十三陵附近的美食推荐:http://www.tript.cn/meishi/115671.html
http://www.tript.cn/tour/115668.html十三陵一日游介绍
明十三陵有哪十三个陵(具体到皇帝的名字!)
明长陵(朱棣)、明定陵(朱翊钧)、明昭陵(朱载垕)、明永陵(朱厚熜)、明献陵(朱高炽)、明庆陵(朱常洛)、明茂陵(朱见深)、明康陵(朱厚照)、明景陵(朱瞻基)、明泰陵(朱祐樘)、明德陵(朱由校)、明裕陵(朱祁镇)、明思陵(朱由检)。
1、明长陵(朱棣)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2、明定陵(朱翊钧)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该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庆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3、明昭陵(朱载垕)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载坖(垕为后世误写)(1537年-1572年),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
4、明永陵(朱厚熜)
明永陵位于阳翠岭南麓,是明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出生地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今湖北钟祥),明宪宗之孙,明孝宗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的堂弟。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正德十六年(1521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
5、明献陵(朱高炽)
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洪熙)和皇后张氏的陵寝,就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长陵的旁边,目前封闭没有开放。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6、明庆陵(朱常洛)
明庆陵,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代皇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嫡长子,母为孝靖皇后王氏。
7、明茂陵(朱见深)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即明宪宗(1464至1487年在位),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
8、明康陵(朱厚照)
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
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即明武宗(1505年—1521年在位),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正德。
9、明景陵(朱瞻基)
明景陵,位于天寿山东峰(又名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号宣德)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10、明泰陵(朱祐樘)
明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代皇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即明孝宗(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11、明德陵(朱由校)
明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代皇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2月23日-1627年9月19日),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1620年-1627年)。
12、明裕陵(朱祁镇)
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正统。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十七日,英宗去世,谥“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临终遗诏止殉,结束了宫人殉葬的残酷制度。五月,陵寝玄宫建成,八月,英宗葬裕陵。
13、明思陵(朱由检)
思陵约建于1642年,本是思宗宠妃田贵妃之妃园寝。明朝灭亡后,李自成命人将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贵妃之墓,为拢络人心并改名思陵,使思陵成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后与妃嫔合葬之陵,而相较于明朝诸陵,思陵的规模也较小。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字德约,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1644年在位),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孝纯皇后刘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