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大雄宝殿供奉的三尊佛是什么意思
这三尊大佛为三世佛。中间的是释迦牟尼佛,左边是阿弥陀佛,右边是药师佛,他们分别代表现在世佛、过去世佛和未来世佛。同时,这三尊大佛各以不同的“手印”代表现在、过去和未来三世的。
中间,释迦牟尼佛左手掌心向上平放在盘膝中间,而右手掌向下垂放在右脚膝盖上,这是代表现在世“说法”的手印。
左边,阿弥陀佛左手掌心向上平放在盘膝中间,右手掌心向上摆放在右脚膝盖上作“接引”印,即欢迎在他面前祷告的人去西方极乐世界享受清福,这是代表过去世“说法”的手印。
右边,药师佛左右两手掌心重叠平放在盘膝中间,为“禅定”印,即静坐凝心专注观望未来,这是代表未来世“说法”的手印。
潭柘寺求事业在哪个殿
潭柘寺求事业在毗卢阁。
毗卢阁是潭柘寺最高大的二层楼阁建筑,一层供奉五方佛:中央毗卢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南方宝生佛(表示福德)、东方阿阇佛(表示觉性)、西方弥陀佛(表示智慧)和北方成就佛(表示事业)。二层未开放。
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除了毗卢阁还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
潭柘寺简介: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潭柘寺
潭柘寺求仕途拜什么殿
潭柘寺求仕途拜大雄宝殿。
柘寺作为北京地区的古刹名寺,历史上游人香客云集,香火很盛。从金代以后,每个朝代都有皇帝到这里来进香礼佛,后妃、王公大臣更是数不胜数,平民百姓则更是难以胜记,特别是从明代之后,来这里求仕途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十分灵验。
老北京民谚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可见潭柘寺历史之深厚。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的最早一座寺庙,历朝历代的王公贵族都热衷于来这里敬香礼佛、保官运亨通。
明代以后,潭柘寺成了大臣学子乃至平民百姓钟爱的赏春之地,并逐渐形成“四月潭柘观佛陀”的传统。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8:30-16:30。
交通线路:从前门、阜城门、乘游7,或在苹果园转931路可直达。从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从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
自驾路线:从市区出发,可在五孔桥沿阜石路西行走108国道可直达潭柘寺。从野三坡景区出来上108国道,经马各庄、霞云岭、佛子庄直达潭柘寺。